约翰·密尔在《功利主义》一书中谈论人的道德官能时曾说:

做一个不满足的人胜于做一只满足的猪;做不满足的苏格拉底胜于做一个满足的傻瓜。如果那个傻瓜或猪有不同的看法,那是因为他们只知道自己那个方面的问题。而相比较的另一方即苏格拉底之类的人则对双方的问题都很了解。

如今李文亮的 微博 成为了新时代互联网哭墙,从百万评论中不难窥见个体遭遇的挫折感和无力感。作为旁观者的我们,是选择拥抱犬儒进行自我保护,还是接受撕裂承受痛苦,不论你选择的态度为何,这都是人生意义的一部分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「欧丽娟老师在上课时提过一个问题:是成为快乐的猪还是痛苦的苏格拉底。大多数人想成为快乐的猪,确实也有很多人成为了快乐的猪,但还有些人在猪和苏格拉底之间挣扎,却又没法做到苏格拉底那般的境界,于是成为了痛苦的猪。我原来一直想不明白是麻木好还是痛苦好,我也想不明白好多问题的意义,于是成为了痛苦的猪。但我现在觉得痛苦比麻木好,至少痛苦还有感觉,还“活着”,还能撕裂,有与同痛苦相称的清醒,与绝望相均衡的坚韧,这就足够。」

号外第四期回顾:“一个健康的社会不该只有一种声音” - 好青年茶话会
 
 
Back to Top